4月7日晚,海马汽车发布了2019年3月的产销公告。发布的数据显示,海马汽车销量再次下跌。其3月份汽车产量为1,472辆,同比下滑82.73%,而销量仅为1,882辆,同比下滑77.28%。
具体到车型,轿车产销量分别为15辆和208辆,同比下滑99.07%和90.45%。MPV产销量分别为0辆和55辆,同比下滑100%和87.21%。SUV产销量分别为1,457辆和1,619辆,同比下滑77.82%和71.47%。
纵观海马汽车近年来的表现,数据显示,2010年至2016年,海马汽车总利润为17.78亿元,然而,仅2017年一年,海马汽车就亏损了9.9亿元。2018年,海马汽车全年销量仅6.76万辆,同比大幅下滑51.88%。对于年初制定的18万销量目标,完成率仅为37.5%。2018年全年亏损12亿-18亿元。仅仅2017到2018两年,海马汽车亏损额已经超过2010至2016年的利润总和。
作为拥有31年历史的老品牌,海马如今的市场表现让人不禁喟叹。海马汽车,也曾拥有过自己的辉煌。1988年海马汽车成立,1998年起开始与马自达合作二次创业,所生产的福美来、普利马都有可观的销量。从2006年起停止与马自达合作后,海马开启第三次自主创业。净利润在2007年达到巅峰,2012年开始进入发展“黄金期”,甚至在2016年创下了年销量21.6万辆的亮眼成绩。
那么,是什么导致了海马汽车由盛转衰?产品力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之一。与主流自主品品牌相比,海马无论在产品品质、配置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。另外,产品线单一、推陈出新的速度过慢、产品质量硬伤,发展战略不明确、缺乏核心技术、销售系统的混乱......都是海马汽车销量无法改善的症结所在。
2016年起,海马汽车准备在新能源汽车上放手一搏。海马汽车制定了2019年旗下产品全面应用混动技术,2020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将达到30%的新能源战略,并推出新能源模块化平台,2025年实现全面淘汰燃油车。
但是,由于海马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并无太多积累,相比如今市售动辄500公里的续航里程的新车型,海马新能源车型的实力就很难跟上主流了。除去长久以来作为海马生产基地海南省外,海马新能源汽车在其他地区的能见度就显得极低。
独木难撑,海马急需新能源道路上的伙伴。2017年,海马汽车与新势力造车的小鹏汽车签署框架协议,双方将合作开展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小鹏新能源汽车。这样一来,海马可以暂时依靠为小鹏汽车代工,用以填补一下日益扩大的亏损漏洞。
然而与小鹏汽车的战略合作,也是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,小鹏汽车在新势力车企中处于第一阵列,首款产品已正式上市并计划年底交付3万辆。双方深入合作,有助于海马在在智能电动领域加速发展。但同时,沦为代工厂,意味着将命运交到别人手中,会导致自身品牌影响力逐步降低,直至在新能源市场毫无存在感、整体车市中日益边缘化。因此,代工只能治标,挽回发展颓势,增强自身核心力、提升造血能力才是应有之道。
痛定思痛,今年年初,海马汽车董事长孙忠春表示,海马汽车2019年将再次出发,在“第四次创业”中塑造新海马。但目前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表现看,孙忠春的“第四次创业”开局不利,海马汽车没有停止暴跌的脚步。
海马汽车一季度基本型乘用车销量为604辆,同比下滑91.39%;MPV销量182辆,同比下滑85.38%;SUV销量4,306辆,同比下滑72.24%。在销量下滑上海马疾足狂奔,已逼近悬崖的边上。
海马汽车曾在2018年度业绩预告中提及,鉴于深圳、海南、河北等城市已明确提前到2019年7月1日实施国六排放法规,海马部分产品因产销量低,将不再开发国六排放车型。同时,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较大,海马汽车将停产部分纯电动车型。
有内部人士表示,海马信心不足,但是对于每年亏损十几个亿的弱势品牌而言,风浪来临之前,削减开支维持自保恐怕也是一种本能吧。